VS_NOV_2021_IG_08 複本

難忘旅途上那些人和事 – 黃河源之旅 (中)

分享:

上回說到從瑪多去到扎陵湖公社,黃河源之旅向前寸進了一小步。之後如何?且看今回分解。
等了兩天,迎來便車去鄂陵湖。風雪中前行一小時,到達一個偏遠小村莊。眼前大湖若海,風雲變色,一刻青如綠寶,之後又黑若深淵,煞是好看。湖畔卻失色,死氣沉沉,無甚變化。下車再問前路,司機卻道:不好走了,前面有野狼,危險,要帶槍才好去。黃河源頭在哪?不知道,沒去過。


黃河源之旅,就此止步。


當年筆者才是第二次旅行,第一次是超熱門的華東線,遊客處處,去到內蒙古草原,縱已商業化,已感遠離塵世,流浪四方,此刻,竟來到一處沒遊客、沒供電、沒通訊,近乎與世隔絕之地,驚喜之餘,不免自誇,這樣才是真正的旅行,日後或可成為探險家呢…片刻夢醒,荒野中叫天不應,別無他選,隨時任由宰割…面對兩名村民,即盤算如何應對。
「住不要錢,食,你們自己做,材料也不要錢。」其中一人說。


不要錢?世界竟有如斯美事!適才還…小人之心!真小人,我認!


走到房間,只見一堆禾稈草上三套枕頭被鋪,看來挺新的。免費,又是中式榻榻米,夫復何求?最重要是剛好有三套,彷彿特意為我們而備。反而,村民睡通鋪,就是一張大床,長長的,幾個人擠著,並排而睡,看來還不如我們的舒適。
安頓後就要找吃,有朋友自認會做飯,就等他表演。那知村民捧出一盆青稞粉,要我們自己搓,我們一臉無奈,舉手投降。那人見狀,笑著要我們等等,走回廚房,十多分鐘後,捧來三碗熱騰騰的拉麵。熱湯暖身,愛心更暖心,幾根菜、幾條麵,便勝卻人間無數。更沒想到,往後日子,菜式也像湖水般變化,拉麵、刀削麵、饃饃都有,最豐富一頓是吃湖中湟魚,直是今天所謂的廚師發辦。那些年,香港人在偏遠地區,多少會引來哄動,甚至有人要跟你交換這交換那的,在瑪多及扎陵湖公社亦如是。在這裡,他們對我們近乎視若無睹,話也沒幾句。然而,無視非漠視,他們每天定時定候都會來找我們:「飯做好了,吃飯啦。」,窩心之極。我們也自嘲,又去吃殘廢餐囉。


鄂陵湖海拔達四千二百多米,是苦寒之地,幾乎天天六月飛霜,白天也就攝氏幾度。用湖水擦牙也凍得牙關打震,睡覺也不脫襪子。洗澡,想都不用想,生火燃料只有牛糞,要熱水殊不容易。村民都是政府分派來捉魚,然後等外人來取。物資匱乏,生活艱苦,與幾十公里外的瑪多已是兩個世界,不想筆者竟鬧出兩次笑話,惹得眾人大笑,算是報答對方的溫馨款待吧。
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