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,就是人類被稱為萬物之靈,並不是我們的身體有多強壯,而是我們擁有智慧與靈性。因此身心靈的整體平衡才應是我們的終極目標。亦由此,當我們心情不佳時,身體也容易被情緒帶動而往不平衡的方向發展,人就會較易得病。而中醫有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 — 靜坐,目的就是調和情緒,從而防病養生。
箇中醫理是這樣的:我們每天從五官獲得訊息,這是將注意力放在「外在」的事物上。久而久之,向「外」的注意力過多,心神就會變得渙散。為取得平衡,我們必然要從「內」而求,將注意力回歸自己身上,也是一種自愛的體現。
若然撇除一切宗教元素,單就身心靈健康而言,在靜坐過程中也就不提倡在心靈上追求各種神秘的體驗。靜坐前的準備,最好是能另覓靜室,當然睡房亦可;窗門宜稍開,使空氣流通;寬鬆衣帶,使身體不受拘束;在姿勢上,可以選擇安坐椅子上或盤腿而坐。盤坐的話,臀部後半部可以用較薄的枕頭墊高,如此就可以使腰部自然伸直,避免靜坐時因腰肌疲勞,慢慢養成錯誤姿勢。
每天的靜坐時間宜從十五分鐘至二十分鐘開始,循序加至三十至四十五分鐘。重點在於全身從頭到腳的放鬆:頭正頸直、眼簾微垂而非緊閉,保持一定的意識而非打瞌睡,期間自然呼吸即可。當你感覺靜坐完畢時,心神清明,身輕氣爽,就是做對了。若然靜坐前已然感覺身心疲倦,此時就最好先睡半個小時,恢復疲勞再練習。日子有功,必定能收穫平和的心境,健康也就隨之而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