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兩年因疫情關係,不論工作或上課大家已習慣了在網上進行。在沒有人監管下都是靠自律把時間排好來安排事務,最後都是看成績來決定你的能力吧!
可晴今年20歲,是一位大專生。在過去半年的網上課堂都是用「掛機」形式進行。顧名思義就是上網課時只為了「報到」而不開鏡頭及語音,回頭又去睡了。那何來學習呢?如果自認聰明,自學能力又高還可以;但可晴剛好相反,只是為了給借口不去找工作而繼續扮演學生角色。
上學期的成績當然是強差人意,她唯有靠今學期把分數追回來才可以順利升級。最近可晴經常情緒低落及焦慮;終日感到疲倦,一天可睡差不多15小時。表面看來是功課壓力大,但其實是她潛意識想逃避功課帶來的壓力;其實很多人的潛意識會帶動當事人用這方法暫時逃避問題。你有試過嗎?
不論職場或學校,逃避從來都不能解決問題,積極面對才是唯一奏效的方法。當然「選擇」也是另一討論要點,因每人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角色,但如果選擇角色時,是為了逃避面對問題,那就要重新好好思考一下你想要的是什麼? 一生在逃避無法得到安穩,唯有好好了解自己、面對才可以安睡。